為什么《梁祝》是這么被創作出來的
《梁祝》是中國傳統民間小提琴曲,其創作經典的歷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傳統故事「梁祝」。這個故事傳統上以長達數百字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為主題,表現了祝英台女扮男裝與梁山伯同窗共讀,後來梁山伯病死,祝英台在出嫁時返回娘家時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墓穴自開祝英台進入墓中與梁山伯化蝶的悲劇故事。
在這個故事基礎上,音樂家陳剛將其創作為一場音樂會交響曲,當時中國交響樂還不是非常成熟,於是請了當時在上海音樂學院教書的丁善德去幫忙。丁善德將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中的「草亭結拜」、「山伯病重」、「英台哭墓」等段落譜成交響曲,並將《梁祝》中的主題音樂用交響形式進行變奏發展。這就是《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最原始的版本。
因此,《梁祝》之所以被創作出來,是因為中國傳統民間故事「梁祝」的基礎上,音樂家們將其創作為一場音樂會交響曲,並將《梁祝》中的主題音樂進行變奏發展,進而形成了現在我們所聽到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