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曳杖危樓去
《賀新郎·曳杖危樓去》是宋朝吳潛的詩作。
全文如下: 曳杖危樓去。看山回、朝來爽氣,幾番空翠。總被炎雲時刻斂,瞥眼謝池三昧。長練舞、新荷萬萬。晚市人稀車馬擁,念孤城、分付調金翠。蒼玉佩,水仙佩。
這是一首夏夜登樓吟賞自然景色的詞。上片寫夜色,下片寫城外水濱之景,將自然之美與人情之美巧妙地融為一體,讀來饒有韻味。詞的上片開頭說:「曳杖危樓去。」接著寫他去「危樓」的所見和感受:「看山回、朝來爽氣,幾番空翠。」這裡「朝來爽氣」,指初夏的清涼微風吹拂,給人以舒適的感覺。作者從喧囂的城市中來到樓前,面對無邊的青山,感到一種輕爽清潤,精神為之一振。這是「曳杖危樓去」所得的直接感受,它充滿了出世的快感。「總被炎雲時刻斂,瞥眼謝池三昧。」二句寫作者對「朝來爽氣」的喜愛,但這種喜愛又不是直接道出的,而是以擬人化的手法來表達的。作者在這裡說:炎雲一斂,那謝池上的三昧真神就把他腳下的「空翠」收了去,作為他的私人化身了。「三昧」是一種形態,「空翠」在這裡亦可以作為化身看待。「謝池三昧」者,在城內一口名叫謝仙山的池塘之神。相傳有謝姓道士曾於此煉丹於此,平時此池冷然無人,自有一種仙境般的三昧境界。這兩句充分把作者從城裡到樓頭的那股高興之情以及在這個境界中獲得的片刻愉悅充分表現出來。隨即出現的荷塘景色更令人陶醉了。「晚市人稀車馬擁」,這是一個正在圍欄的新荷池沼。這時正午暑熱未退,太陽很毒,晚市尚未開始,故市上人稀少。而就在這時,突然間,從荷塘里升騰起一道白練般的白霧。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把這動態之景擬人化,說它好像是有意在替水仙和玉珮般的荷葉來作舞蹈表演似的。這裡化靜為動,化無情為有情,使本來沒有生命的物體顯得那麼生動而有活力。
下片寫城外水濱之景:「蒼玉佩,水仙珮。」這兩句對仗工整,音韻鏗鏘。它以蒼色為基調,以玉珮、水仙珮為比喻,描繪出一種清澈、明淨、晶瑩、活潑的意境。詞人用「蒼」字來形容荷花荷葉的顏色,用「玉珮」和「水仙珮」來比喻荷葉和荷花的形狀與色彩,顯得分外的貼切而生動。「念孤城、分付調金翠。」這兩句意思說:想到我們孤城中的人們該是多麼需要這樣的清涼與歡樂呀!「分付」二字是詞人對自己感情的流露:他多麼希望這樣的美景能給城中的人們帶來一些清涼和歡樂呀!最後以景語作結:「蒼玉佩,水仙珮」。前有「念孤城」一句,故此處又綰合起首登山臨水的情景。同時,「蒼玉珮」和「水仙珮」的景色又反過來與前面的「空翠」、「謝池三昧」等境界相溝通,整個詞境顯得更加空靈明淨。
此詞以空翠、新荷等意象營造出一個清新淡泊的畫面來反映他理想中的境界,它幽靜而富於韻味;全詞意象清疏明朗,意境空靈清遠;章法上融寫、情、景、情於一體;既形似客觀之景與主觀之意融合為一圖景於物我交融無跡之情態中展示了梅溪詞中的又一個優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