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賀新郎·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的作者是宋朝詩人吳文英。 全文如下: 誰解畫堂幽。更誰堪與,烏衣年少,夢悲鴟號。煙水一番春變故,花柳半規山黛瘦。恨猨啼、楚客神遊。手捻梅花輕嗅弄,旋輕輕、拂盡香紅逗。空恁妒,佳人老。 野雲依舊溪橋畔,奈山空月白,舊游曾到。翠玉淥翻溪水冷,門外野鶴林-:685- 翁淥。想忘煙、數過城闉好。記著吟邊無數詩思,背東風、斜立羊燈裏。愁剗地,暮天靄。
這首詞是一首記事詞,記述了作者與履齋先生同往滄浪亭觀賞梅花的往事。
上片是回憶滄浪亭賞梅看花之事,傷感於世事之變。「誰解畫堂幽」,謂滄浪亭之幽靜,應無人能解此情此景也。「更誰堪與」緊跟「誰解」之後,點出其此時此地的寂寞苦悶之緣由,正為有「知己」者不在而感到無可與語也。「烏衣年少」四句,以「烏衣」二字代指故人,既指當年於烏衣巷中與之交好的子弟,也指作者自己年輕時的「夢悲鴟號」的際遇。「煙水」二句,言春色無多,花柳憔悴,山黛瘦削;而當年與友人一起游賞時的猿啼山鳥的啼叫聲,如今只能在楚客的夢中出現了。這兩句點出時光之流逝與世事之變遷。「手捻梅花」四句,是寫眼前之景,言履齋先生手捻梅花輕嗅其香,並輕輕拂去花枝上的殘花,使那未殘之花更加嫵媚動人。但是這幅美景中也蘊含著一種危機,即是如佳人之因年老色衰而紅顏枯槁一樣。然而當她看到在梅枝上凋謝翻飛的白鶴時還想忘了年老色衰的愁苦,想把昔日走過古城門邊、度過大段光陰的美好記憶當作藥物用來回返青春。然而這是不能回返的。記憶之中的美好情景使詩人寫下了無數美妙的詩句,也令東風感念在懷:我自己將要成為一個人比眼前的殘梅還要老態龍鐘的老人了。此番追憶之事歷歷在目,可嘆的是暮色沉沉、夜雲依人而無法描繪出當年在古城中賞梅時的情景了。下片是詞人的想像之詞,「野雲」二句是構想履齋先生在溪橋畔看野雲依舊、流水潺潺的景象。「奈山空」二句承前而來,謂其門前是一片竹海擁護的綠色世界和露水晶瑩世界而不再有昔日的鹿鳴聲,唯見空山幽谷之中的鶴舞聲和高空中白雲流過的身影而沒有人跡與信息聯繫上以前滄浪亭的主人疏遠了起來。過片後這四句一氣湧出令人嘆息不已。「想忘煙」二句是說:履齋先生恐怕已經忘卻了當年吟詩賞梅時的許多美好情景吧?否則就不會再回憶起那些逝去的美好時光了。「記著吟邊」四句是說:我還記得當年在月光下吟詩賞梅時的一些美好鏡頭:如詩人在寒冷的冬夜中還要打瞌睡和站累了的身影呢喃不絕如縷不絕的回憶宛轉淒迷的意思化入迷離搖曳、餘韻悠悠、有不盡感慨話別的妙筆而出神入化不言告別而告別之意畢現於此即饒有此等效果。最後三句是說:如今我卻是愁緒縈繞、愁眉難展、暮色沉沉了。
這首詞以滄浪亭為感情載體,以梅花為抒發對象,表達了詞人對於世事滄桑、青春易逝、風流雲散的無限悵惘之情和愁緒縈繞之感。作者善於運用時空變化手法來表達其深厚的感情內涵。其時空變化雖多而脈絡清晰、層次分明。語言樸實清新疏宕頓挫意深意近辭雅語秀可讀性強是吳文英詞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