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祝福語祝賀詞吉祥話

野歌李賀賞析

根據公開資料,《野歌》的作者不是李賀,是宋朝詩人文同。 全文如下: 腰下犢鼻裻,中有萬里行。 雖能衣百結,不解浣黃青。 驕兒不畏翁,隱身草澤中。 逢人遙亂指,引此雞與鴻。 欲從千里騎,恐是萬人兵。 從誰覓安著,閒日伴醉酲。 賞析: 此詩以平易的筆調抒寫詩人自己「從軍走四方」的豪情,流露出一個熱血青年渴望建功立業的激情。 開頭兩句是鋪墊。「腰下犢鼻裻,中有萬里行」,簡練地交代了詩人自己長期漂泊在外的經歷。「犢鼻裻」是腹圍和褲腿較寬鬆、用犢鼻做開襠褲以護膝蓋的一種尚不受重視的服裝。詩人為何由豪門子弟而遠走天涯?原來是為了博取功名。可那腐敗的社會卻不是以才華而是以賄賂結交權貴為爬上仕途,他見不得「錦衣玉劍夫子家」的門庭中僅憑貴幸而顯貴的奴才們那醜態畢露的嘴臉,因此「獨披」出走。詩中不無諷刺地交代了詩人這層身世,正是為後面的抒懷設定一個背景。「雖能衣百結,不解浣黃青」,二句陡轉,謂在漂泊奔走的困苦生活中,縱然有時與農夫一樣「百結」著衣服,那又怎能洗淨心中深藏的怨憤?因為在那當時腐敗的社會裡,不以功名為己任的「隱者」是不長久的,稍一觸及便露出本相。因此,「雖」字用得十分傳神。詩人自嘲地寫到:「腰下那肯帶二石,胸中自是懷千鍾!」雖然衣衫百結,行囊中可還有懷中的千鍾美祿在吸引著我呢!這一「雖」一「卻」的轉折關聯之筆,不僅使詩的節奏多變,而且對表現詩人由失望而希望、由消極轉入積極、由不滿復想回頭的思想變化,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接下來五句承上路轉述出詩人當時的行動和打算。「驕兒不畏翁,隱身草澤中。」寫自己的孩子有如此膽識:「逢人遙亂指」,言詩人渴望奔赴千里之外:「引此雞與鴻」,暗含著追尋偉大前賢足跡的志向。「從誰覓鵷路?」確知赴邊路線的起始點之後向自己發問。鵷舉步高疾有聲,《說苑》以為就是千里的舉薦或作鳥飛千里之類隱喻,「萬人兵」也不是虛言強敵以邊境軍事實力的雄厚為依託。下語很婉而意無窮了,「從誰」即為有誰。「從誰」而覓千里駒?這一「從」字並非前往義而是向某個目標挺進的意思,不答而復出之,「覓安著」,叮問「鵷路」所在;看似寫路遠不易行而實入味許多。這個耐人尋味的筆法正是藉助其生動的含蓄性取得了表情的效果。「閒日」兩句既是一頓即起、音節上的語帶短促以加強抒發的語勢(前三句四句為開盪語,末四句為一頓筆並轉接疾語),又是採用弦外之音的方式暗示其社會中人的處境、心曲。這種筆法在律詩中是不多見的。 律詩中間兩聯一般要求對仗精工、承轉有力、聲韻合律。這首詩除了第三聯基本上做到「事核而辭簡」、「承有轉致」(清·薛雪《一瓢詩話》)外,其他都異乎常規。不過從另一角度看恰好符合那種將軍馳馬疆場或古代劍俠夜走武林人士拔劍赴會的情狀;正是:疾風吹猛雨,豪傑立正色。故前人有謂此種詩句「若特特為此式開一門徑」(同上)也就不難理解了。這首律詩從構思到語言、節奏的前後變化都是遵循其運古則近律的原則的。這首律詩用淡墨勾勒出行人的神韻後緊接著以重彩刻畫出行人披星戴月的奔波、期望及憤世疾俗的心情等細部紋理就很有藝術說服力。「將軍行千里」若以此印證《俠客行》則亦無不類矣。而比興之作如此「粗中有細」、「淡處皆濃」、「千形萬象畢